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鄭徽
發布時間:
2010-03-15 00:00
來源: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 作者:鄭徽 內容提要 第一部分員工管理與權威塑造 第一如何管理下屬 第二如何塑造經理人的權威 第二部分如何帶好團隊 第三強化團隊意識 第四培養團隊精神 第三部分如何提升“思考力”、“決策務”、和“執行力” 第五思考顧客在哪里 第六學會如何決策 第七選好接班人,落實執行力 第四部分如何營建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 第八企業文化是看不見的軟件 第九企業文化測評與主次文化 第五部分如何提升經理人的逆境商數(AQ) 第十成功指標:IQ/EQ/AQ 第十一逆境的程度與壓力現象 第十二增強逆境抵抗力和自我減壓方法 員工管理與權威塑造 如何管理下屬 【重點】重視員工的管理 正確處理顧客、員工與經理的關系 加強員工的培訓和教育 【管理名言】 帶走我的員工,把我的工廠留下,不久后工廠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后我們還會有個更好的工廠。 ——安德魯?卡內基 重視員工的管理 1.員工管理的現狀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人們過于重視管理者自身的帶頭示范作用,卻忽略了與顧客直接接觸的員工。在很多組織里,都把一切優惠條件和教育機會讓給管理者,很多管理者都有出國考察和培訓的機會。但是他們并沒有把相應的能力傳輸給下屬,以至于他的下屬所受到的教育機會較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沒有接受特別的指正和訓練,所以當他們在面對市場和顧客時,顯得力不從心。 2.為什么要重視員工 管理者即使再有能力也沒有用,因為顧客所認識的通常都是面前的員工,而不是主管。在舊的觀念里面,通常是管理層來管理一家公司,但新的觀念認為,應該讓員工參與決策和管理。世界上有很多種汽車品牌,天津的夏利,上海的桑塔納,廣東的本田,湖北的雪鐵龍,每一輛汽車車型都是經過仔細考慮、精心設計的。那么為什么有的車型受歡迎而有的不受歡迎呢?這是因為在市場中消費者有不同的看法,設計者未能抓住消費者的不同喜好。所以盡管管理者在做決策,但是實際上市場的反應可能并不是這樣。而員工直接面對顧客,應該是讓員工去參與決策,管理者只是分配資源,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由管理者來主導,這是所謂重視員工的一個原則。 正確處理顧客、員工與經理的關系。兩種不同觀念下經理、員工和顧客的關系,以前是經理人處在上面,員工和顧客處在底下,經理人在這個組織里是最重要的,這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做法。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卻不是這樣,這個關系是反過來的,,顧客站在最上面,員工面對顧客,經理人處在員工的底層,支持員工,這是新的觀念。 在我國,許多人都去過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店,也去過像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超市,不是常常能看到經理或店長,但是每次都會看到在柜臺里負責結帳的員工。所以一個人對快餐店的想法,一定是那些端餐點的服務員;一個人對超市或量販店的想法,一定是負責結帳的服務員。這給人們一個很大的啟發,就是真正面對顧客的其實不是主管,而是員工。所以要正確處理經理人、員工、顧客的關系,要重視員工。 加強員工的培訓和教育 忠告 ◆應該是讓員工去參與決策,管理者只是分配資源,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由管理者來主導。 ◆真正面對顧客的其實不是主管,而是員工,所以要教育培訓好員工。 ◆員工直接站在客戶面前,員工比經理重要,客戶比員工更重要。 1.讓員工真正接受市場經濟 中國的手機業發展非常迅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迅市場,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和西門子,這些公司都摩拳擦掌地要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手機型號中,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等公司并不是只想賣手機和設備,其實想做的是整個中國電信的運營。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這一市場,但是有一天會完全開放,因為中國已經加入了WTO。 人們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等企業的看法,到它們的營業大廳看看就可以感覺得出來。我國雖然已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很不規范、完善,仍需不斷改革。市場經濟是一個奮斗的目標,其實人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要讓員工真正接受市場經濟,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辦事。上海《新聞周刊》刊登了一則消息,講了一個發生在電信局中的事情,是一名消費者的投訴:“和很多人一樣,我的手機不幸也丟在出租車上,于是只好去買新手機,補卡。大廳里只有4位營業員,其中兩位似乎不辦理任何業務,另外一位終于做了一件‘實事兒’,和一位顧客吵架。在我排隊時,前面的人不多,但是平均每個人要排一個半鐘頭才能辦好,輪到我辦了20分鐘才辦好了。整個辦手續時間只花了5分鐘就足夠了。你說他人手緊吧,營業大廳里卻晃蕩著無所事事的一位雜務和四位保安。”從這則消息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出現這種現象是誰的錯?電信局應如何改進? 2照顧好員工 世界上有三大快遞公司:敦豪(DHL)、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ralExpress),他們都用速度來爭取客戶。 ◆2003年UPS獲得亞洲金獎,被稱為亞洲的最佳雇主。UPS的亞洲區總裁講過:“公司要照顧好員工,員工就會照顧好客戶,進而照顧好公司的利潤”。換句話說,一家企業如果要有很好的利潤,首先必須要有很好的客戶; 要有很好的客戶,最起碼要有很好的員工。如果照顧不好員工,員工就不會照顧好公司的客戶,也就不可能照顧到公司的利潤。 ◆聯合包裹在和敦豪、聯邦快遞競爭時,他們不會把眼睛盯在經理身上,而是把眼睛盯在他們的員工身上。這就說明他們先注意員工,再要求員工注意客戶,然后從客戶的身上去挖掘公司的利潤,這是非常重要的。 3.使用好員工 創辦了卡耐基管理的安德魯、卡耐基講過一句話:“帶走我的員工,把我的工廠留下,不久后工廠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后我們還會有個更好的工廠”。所以和機器、設備、工廠等相比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員工。既然把員工看成是人力資源,就應該把他們看作是公司的財富。 一家企業和一個國家一樣,從來沒聽說過是靠什么機器發展起來的,都是靠人發展起來的。一家公司有一兩百年的發展歷史,也都是靠人力資源累積起來的。機器、廠房、設備這些東西花錢都買得到,但是人力資源卻需要慢慢培養、開發。 東京迪斯尼樂園員工培訓案例 世界上有6個很大的迪斯尼樂園,在美國的佛州和加州這兩個迪斯尼營業都有一段歷史了,并創造了很好的業績。不過全世界開的最成功的、生意最好的,卻是日本東京迪斯尼。美國加州迪斯尼斯營業了25年,有2億人參觀;東京迪斯尼,最高記錄一年可以達到1,700萬人參觀。研究這個案例,看看東京迪斯尼是如何吸引回頭客的。 重視員工培養,引客回頭 開酒店或經營樂園,并不是希望客人只來一次。如果今天一對夫婦帶孩子逛樂園,這孩子長大了以后會再來嗎?他會帶他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再來嗎?將來他又生了孩子,他的小孩子又會再來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這才叫做引客回頭。住酒店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少有酒店去注意到一名客人會不會來第二次和第三次,所以只強調讓客人來住店,卻沒有想到引客回頭。因此,東京迪斯尼要讓老客戶回頭,就得在這個問題上動腦筋。 到東京迪斯尼去游玩,人們不大可能碰到迪斯尼的經理,門口賣票和剪票的也許只會碰到一次,碰到最多的還是掃地的清潔工。所以東京迪斯尼對清潔員工非常重視,將更多的訓練和教育大多集中在他們的身上。 1.從掃地的員工培訓起 東京迪斯尼掃地的有些員工,他們是暑假工作的學生,雖然他們只掃兩個月時間,但是培訓他們掃地要花3天時間。 ◆學掃地 第一天上午要培訓如何掃地。掃地有3種掃把:一種是用來扒樹葉的;一種是用來刮紙屑的;一種是用來撣灰塵的,這三種掃把的形狀都不一樣。怎樣掃樹葉,才不會讓樹葉飛起來?怎樣刮紙屑,才能把紙屑刮的很好?怎樣撣灰,才不會讓灰塵飄起來?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卻都應嚴格培訓。而且掃地時還另有規定:開門時、關門時、中午吃飯時、距離客人15米以內等情況下都不能掃。這些規范都要認真培訓,嚴格遵守。 ◆學照相 第一天下午學照相。十幾臺世界最先進的數碼相機擺在一起,各種不同的品牌,每臺都要學,因為客人會叫員工幫忙照相,可能會帶世界上最新的照相機,來這里度蜜月、旅行。如果員工不會照相,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就不能照顧好顧客,所以學照相要學一個下午。 ◆學包尿布 第二天上午學怎么給小孩子包尿布。孩子的媽媽可能會叫員工幫忙抱一下小孩,但如果員工不會抱小孩,動作不規范,不但不能給顧客幫忙,反而增添顧客的麻煩。抱小孩的正確動作是:右手要扶住臀部,左手要托住背,左手食指要頂住頸椎,以防閃了小孩的腰,或弄傷頸椎。不但要會抱小孩,還要會替小孩換尿布。給小孩換尿布時要注意方向和姿勢,應該把手擺在底下,尿布折成十字形,最后在尿布上面別上別針,這些地方都要認真培訓,嚴格規范。 ◆學辨識方向 第二天下午學辨識方向。有人要上洗手間,“右前方,約50米,第三號景點東,那個紅色的房子”;有人要喝可樂,“左前方,約150米,第七號景點東,那個灰色的房子”;有人要買郵票,“前面約20米,第十一號景點,那個藍條相間的房子”……顧客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每一名員工要把整個迪斯尼的地圖都熟記在腦子里,對迪斯尼的每一個方向和位置都要非常地明確。 訓練3天后,發給員工3把掃把,開始掃地。如果在迪斯尼里面,碰到這種員工,人們會覺得很舒服,下次會再來迪斯尼,也就是所謂的引客回頭,這就是所謂的員工面對顧客。 2.會計人員也要直接面對顧客 有一種員工是不太接觸客戶的,就是會計人員。迪斯尼規定:會計人員在前兩三個月中,每天早上上班時,要站在大門口,對所有進來的客人鞠躬,道謝。因為顧客是員工的“衣食父母”,員工的薪水是顧客掏出來的。感受到什么是客戶后,再回到會計室中去做會計工作。迪斯尼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會計人員充分了解客戶。 其它重視顧客、重視員工的規定: ◆怎樣與小孩講話 游迪斯尼有很多小孩,這些小孩要跟大人講話。迪斯尼的員工碰到小孩在問話,統統都要蹲下,蹲下后員工的眼睛跟小孩的眼睛要保持一個高度,不要讓小孩子抬著頭去跟員工講話。因為那個是未來的顧客,將來都會再回來的,所以要特別重視。 ◆怎樣對待丟失的小孩 從開業到現在的十幾年里,東京迪斯尼曾丟失過兩萬名小孩,但都找到了。重要的不是找到,而是在小孩子走丟后從不廣播。如果這樣廣播:“全體媽媽請注意,全體媽媽請注意,這邊有一個小孩子,穿著黑裙子白襯衫,不知道是誰家的小孩子,哭的半死……”所有媽媽都會嚇一跳。既然叫做樂園就不能這樣廣播,一家樂園一天到晚丟小孩子,誰還敢來。所以在迪斯尼里設下了10個托兒中心,只要看到小孩走丟了,就用最快的速度把他送到托兒中心。從小孩衣服、背包來判斷大概是哪里人,衣服上有沒有繡他們家族的姓氏;再問小孩,有沒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來判斷父母的年齡;有的小孩小的連媽媽的樣子都描述不出來,都要想辦法在網上開始尋找,盡量用最快的方法找到父母。然后用電車把父母立刻接到托兒中心,小孩正在喝可樂,吃薯條,啃漢堡,過得挺快樂,這才叫樂園。他們就這樣在十幾年里找到了兩萬名小孩,最難得的是從來不廣播。 ◆怎樣送貨 迪斯尼樂園里面有喝不完的可樂,吃不完的漢堡,享受不完的三明治,買不完的糖果,但從來看不到送貨的。因為迪斯尼規定在客人游玩的地區里是不準送貨的,送貨統統在圍墻外面。迪斯尼的地下像一個隧道網一樣,一切食物、飲料統統在圍墻的外面下地道,在地道中搬運,然后再從地道里面用電梯送上來,所以客人永遠有吃不完的東西。這樣可以看出,迪斯尼多么重視客戶,所以客人就不斷去迪斯尼。去迪斯尼玩10次,大概也看不到一次經理,但是只要去一次就看得到他的員工在做什么。這就是前面講的,顧客站在最上面,員工去面對客戶,經理人站在員工的底下來支持員工,這個觀念人們應該建立起來。 這就是所謂的引客回頭,也就是員工要站在客戶面前,員工比經理重要,客戶比員工又更重要。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我們過于重視管理者自身的帶頭示范作用,卻忽略了跟顧客直接接觸的員工。在很多組織里,都把一切優惠條件和教育機會讓給管理者, 他的下屬所受到的教育機會卻較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沒有接受特別的指正和訓練,當他們在面對市場和顧客時,勢必顯得力不從心。所以要做一個成功的經理人,不僅力爭自己成功,更要想辦法讓員工成功。因此要重視、照顧、培訓好員工,讓員工成功地掌握客戶,從而使公司更多地獲取利潤。東京迪斯尼樂園的員工培訓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他們非常重視與顧客直接面對的員工培養,引客回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何塑造經理人的權威 【重點】 抓住施展才華的機遇 明確經理人的權利基礎 要以誠實為本,認識自己、了解客戶、投入地工作負起責任與培養自信 【管理名言】 機遇只屬于做好準備迎接機遇的人們。——猶拉?曼丁格 作為一個領導,應該如何來管理好員工,讓員工能接受管理。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權威。那么如何塑造自己的權威?首先要探討領導的權威來自于哪里,然后再分析這些權力的強弱,最后再歸納出經理人應如何在具體的工作中培養和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 抓住施展才華的機遇 1.“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有效的領導能力是個人特質,還是情景所至,換句話說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拿破侖講過一句名言:“成功是努力加上機會”。一個人很努力,但是沒有機會也沒有用;一個人有很多機會,但是不具備領導的特質也不會成功。拿破侖承認機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樣也要承認,某些情景配合起來是一個機會。當機會來臨時,作為組織管理者,應如何充分利用這個情景來帶領員工呢?這就需要技巧了。 2.什么人才算英雄 中國人有這么一句話,叫做“時勢造英雄”,英雄人物要具備5項特質。所謂的英雄和偉人不一定要像毛澤東、孫中山這樣的偉大人物才叫做英雄。如果一個人盡到他的本分,如在街上打掃衛生的清潔員,他如果能夠把街道打掃的非常干凈,就稱為他是一位偉人。 做為一名市長,沒有把這座城市的事做好,仍然認為他不算是一位偉人,也不算一位英雄。所以所謂的偉人和英雄就是在自己涵蓋和管理的范圍里把事情做好,能盡其本分的人。孫中山先生講的對,有的人能夠替10,000個人服務的,那么他的范圍就是10,000人;有的人只能替1,000個人服務的,他的范圍就是1,000人;有的人就只能夠幫100人工作的,他的范圍就是100個人。問題不是10,000、1,000,還是100,而是看他能不能盡到本分,在自己的范圍里能像一位偉人一樣彰顯自己的能力,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盡其本分。 3.人一生有七次機會 機會對人一生非常重要,機會能改變人的命運。人一輩子只有7次機會,兩次機會之間相隔大約7年,大概25歲以后開始出現機會,經過50年的時間,75歲以后就不會有什么機會了。在這50年里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容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中間只剩下5次了,這5次機會里面又有兩次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 【舉例】 小王一生中有3個重要機會,他都抓住了:第一個機會是大學畢業后進入國際一流企業——航空公司工作;第二個重要機會,是能夠在美國和英國讀書,獲得博士學位,豐富了閱歷;第三個機會是能夠進入鋼鐵同盟,做一個高級管理者,積累了個人的知識經驗。 4.國內有很多施展才華的機會 國內很多人喜歡談移民,有人要移民澳洲,有人要移民新西蘭,有人還想去加拿大,甚至于想去歐洲。其實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市場,全世界500強都要來中國尋找發展機會,人們還要出去發展嗎?新西蘭人生下來就發誓要離開新西蘭,新西蘭除了養羊沒有什么產業,我國很多人還跑到新西蘭,其實只能去養老,干點產業就是養羊,大概就沒其它工作了。國內的機會真的很多,改革開放以后,各地方都充滿了機會,不管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還是小城市,處處都充滿了機會。現在如果不能在中國發展起來,很難會在美國有什么機會。以前在美國讀書工作時,發現10名中國人里面只有一位工作得還可以,100名中國人里只有一位生活過得不錯,1,000名中國人里只有一位稱得上是成功,10,000名中國人里面大概有一位嶄露頭角、出人頭地的,100萬名中國人里有一個華人會得諾貝爾獎。 忠告 ◆機會對人一生非常重要,機會能改變人的命運,不要錯過機會。 ◆所謂職業經理人,就是要具備現代化的多元觀點,具備專業技能,這樣屬下的員工就自然而然地服從你,自然呈現出經理人的權威。 ◆誠實是情商的基礎,是領導群眾的基礎,是充分發展一家企業、一個國家的重大基礎。 1.偉人有哪些特質 社會科學家們研究了250位最偉大的軍事家、宗教家、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發現要變成一位偉大的人需要有20個條件,在這里把它們濃縮成5個。 ◆智力。智力是偉人的第一個條件,沒有聰明的腦筋是不行的。 ◆監督力。就是如何帶領一群人工作。 ◆自信。自信心很重要,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指揮的北非坦克大戰,中國晉代名將謝玄指揮打苻堅的淝水之戰,都看得出自信心的重要。 ◆積極主動的態度。 ◆果斷。做事情能夠堅持、有魄力,而且不畏一切地去做。 2.成功的經理人也需要特質 一個人要有成就,這5個條件少不了。鄧小平很有智力,能夠管理一個偉大的共和國,具有很強的監督力,對于改革開放一直充滿自信,做事態度主動積極,做決策時很有魄力。這就是為什么鄧小平能成為一個偉人的原因。一個人不需要這5個條件都具備,但如果一個都不具備是不可能變成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的,換句話說,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應該具備某種或幾種特質。 明確經理人的權力基礎。一個人能夠行使他的權力,首先要弄清楚權力的基礎。一般說來,權力可分成弱的和強的兩大類,弱的里面有3個權力:合法權、報酬權和強制權;強的里面有兩個權力:專家權和典范權。 弱的權力 1.合法權 平時大家常說的權力,就是合法權,也就是組織安排你擔任某種職務,其實這是最弱的一個權力了。因為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陽奉陰違”,別人表面上承認你、服從你,私下有什么想法就不一定知道了。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組織安排很重要,因為資源由國家分配,但現在“國家、組織等在幫你、黨在照顧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已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資源自由競爭,一切都靠大家共同的支持和認定,而不是僅靠組織的制訂,所以這是最弱的權力。 2.報酬權 廈門遠華案的主犯賴昌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只上過小學,但是他的經驗和知識很豐富。他說過:“是石頭就有縫,是人就有弱點”。賴昌星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人沒有欲望的。只要有欲望,人肯定就有了弱點。如“無欲則剛”這個成語所言,一個人沒有欲望就非常剛強。人們都是凡人,禁不住欲望的誘惑。所以賴昌星是利用一部分人的欲望敲開了很多禁區,打開了很多別人打不開的門路,大量走私,爆發了令人震驚的廈門遠華案。這就是賴昌星利益的引誘,使用報酬權來影響和腐蝕政府的官員,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3.強制權 街上的交通警察哨子一吹人們就要站到路邊,交通警察并不是人們的長官,也不是上面派的領導,可是他因為具備這種懲罰的威脅,這就是交通警察的強制權。同樣,一個壞人,一個流氓,一個無賴在街上掏出刀子威脅人們的生命,這也是一種強制權。 可是作為一個領導最喜歡用的強制權,就是“你小心,我叫你下崗,我可以調你”,這種權利最好不要常常掛在嘴上。 強的權力 作為一個領導最需要的權力是兩個比較強大的權力:一個是專家權,另一個是典范權。 1.專家權 專家權,一般指專業技能,這應該是廣義的解釋。作為一個領導,從基層開始做起來,其技術能力和專業技巧,會隨著職務的提升,范圍會慢慢變得比較狹窄,而觀念化的能力的范圍慢慢會擴大。因為作為一家現代化的企業領導,要具備多元化的技術、觀點、能力,要懂專業技術以外的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甚至要懂經濟學、貨幣學、銀行學,要懂貿易、金融,還要懂財稅法規、藝術、美學。 所謂職業經理人或專業經理人,就是要具備現代化的多元觀點。如果一個人具備這樣的專家權,具備這樣的專業技能,屬下的員工就自然而然地服從你,把你稱作師傅,把你當成一切技術的領導者,一切知識的擁有者,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地呈現出了經理人的權威。所以每天要抽一點時間來充實這種專業技能。 【舉例】 小李到日本航空當督導時,有一天晚上送“致電長”回家,已是凌晨1點了,他還不休息,馬上去看財經新聞的經濟年報。那時他已經60歲了,晚上應酬到1點,居然在臨睡前還隨時掌握機會地不斷充實自己,隨時填補自己知識的不足。人們憑什么每天喝完酒以后就回家睡覺?人們憑什么眼睛就只注意到自己那點兒狹窄的專業技能?憑什么就不去學習多元化技巧? 作為一家現代化大企業的領導,在這么多的下屬之間,不能用知識經濟去領導他們,就不能在員工中樹立起威信。 2.典范權 一個人如果有個人魅力,他的典范權就大。精神領袖的典范權最大。英國死去的戴安娜王妃在沒有去世以前換頂帽子,在世界上有的女人就換帽子,這是一種個人魅力。美國著名歌手麥克、杰克遜,拿起吉它一唱一跳,在世界上有的觀眾都為他而為之瘋狂,這也是個人魅力。 【案例1】 周恩來總理去世以后聯合國為他降半旗,這件事情在聯合國是非常少有的,沒有想到引起別的國家代表的抗議,他們說,他們元首逝世了,他們的總統和總理逝世了,聯合國也沒降半旗,怎么中國的周恩來逝世了聯合國就降半旗?聯合國是這樣答復的:各位代表,中國是一個10億人口的大國,他們的周先生,掌管這么大的一個資源,聽說在世界各地沒有他個人一毛錢存款,周恩來先生沒有子女,整個中國的孩子們就都是他的子女,你們哪個國家的領袖、元首、總理如果像他一樣,聯合國也降半旗,這叫做個人魅力。中國的周恩來先生在聯合國里面被認為是一個很值得尊敬的人,所以他去世時聯合國為哀悼這位深受世界人民尊敬的中國偉人而降半旗,這就是個人魅力。 【案例2】 死在印度的修女德蕾莎,她是塞爾維亞人,早年在英國受教育,但是她在印度時就一直不穿鞋,人家就問她,德蕾莎修女,你怎么不穿鞋啊?德蕾莎說,我服務的印度大眾都太苦了,他們很多人都沒有鞋穿,我如果穿上鞋,就跟他們的距離差的太遠了。原來德蕾莎所服務的印度大眾大部分都打赤腳,所以她自己也就不穿鞋。有一次戴安娜王妃去訪問印度,親自去晉見德蕾莎,她突然間發現德蕾莎的腳上沒有穿鞋,事后她跟別人講了這么一句話,我跟她握手的時候發現她沒有穿鞋,我腳上穿了一雙白色的高跟鞋,真羞愧呀。后來南斯拉夫爆發科索沃內戰,德蕾莎去問負責戰爭的指揮官,說戰區里面那些可憐的女人跟小孩兒都逃不出來,指揮官跟她這樣講,修女啊,我想停火,對方不停啊,沒辦法。德蕾莎說,那么只好我去了。德蕾莎走進戰區,雙方一聽說德蕾莎修女在戰區里面,雙方立刻停火,后來她把一些可憐的女人跟小孩兒帶走以后,兩邊又打起來了。 這個消息后來傳到聯合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聽到這則消息嘆了口氣說:“這件事連我也做不到”。其實聯合國調停了好幾次,南斯拉夫的內戰始終沒有停火,德蕾莎走進去以后雙方卻能立刻自動停火,偉大的德蕾莎在戰區里面具有很高的威信。后來德蕾莎逝世在印度,她的祖國塞爾維亞希望她能夠歸葬,印度總理特別為此打電話給塞爾維亞領導人,讓她安葬在印度,后來塞爾維亞同意,她的軀體安葬在了印度。 德蕾莎出殯的那一天,她的遺體被12個印度人抬起來,在抬起來前有人提出要不要給她穿上鞋子,后來決定不穿,因為德蕾莎一生不穿鞋,所以死后也不穿。身上蓋的是印度的國旗,印度為她舉行國葬,就在德蕾莎的遺體被抬起來時,在場的印度人統統下跪,包括印度總理。德蕾莎的遺體抬過大街時,兩邊大樓上的印度人全下樓來,沒有人敢站的比她高,統統跪在地上。雖然德蕾莎在印度沒有任何功名,也沒有任何爵位,更沒有任何官位,但是偉大的德蕾莎死的時候印度的總理跪在地上,所有的印度人跪在地上,更何況她還不是印度人,是塞爾維亞人。 這種觀念就叫個人魅力。這樣去施展一種魅力,能夠影響廣大的群眾。 要以誠信為本,認識自己、了解客戶、投入地工作. 一名優秀的經營管理者,如何彰顯出你個人的魅力?要靠情緒商數(EQ)。情緒商數的最高風范是八個字:“負起責任,培養自信”,而它的基礎卻來自誠信。誠信問題受到國人的關注,中國要變成世界強國,需要在這個誠信上下功夫。 世界強國都在誠信中扎根,如果中國能成為世界強國,這是中國人的光榮;如果不能,這一定是誠信出了問題,就是世界不承認中國是一個誠信的國家,這就是全中華民族的危機。誠信是情緒商數、是領導群眾等方面的基礎、是充分發展一家企業、一個國家的重大基礎。要做到誠信,經理人需要做到3點:認識自己,了解客戶,投入地工作。 1.認識自己 要誠實就要認識自己。管理學上有個比德原理:大家都不斷地往上爬,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有人認為自己是不適合的,一直升到上面實在是不想升時為止。一個人要充分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能走到什么地步,能坐到什么位置上。 2.了解客戶 客戶心里面真正在想什么,需要去了解。其實很多企業并不是真的很了解客戶,中央政府雖然把中國電訊分成4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他們之間似乎開始競爭起來了,但他們還不能真正了解客戶。其實真正的競爭還沒有開始,等到有一天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進來投入中國的電信運營,到那一天,誰是真正地了解客戶和誠實地面對顧客,就成了競爭成敗的關鍵。 3.投入地工作 由于經理人自身的機會源于公司,那么保障公司的利益就是維護經理人自身的利益。經理人要以維護公司的利益為己任,對投資人和公司給予自己成就事業的機會,全身心地回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爭取取得更大的效益。 負起責任與培養自信 所謂誠信,首先對自己誠實,認識自己;第二對顧客誠實,了解客戶;第三要對公司誠實,投入地努力工作。這三個都具備,才能稱之為具備了EQ的基本元素。 1.負起責任 “負起責任”,就是直接面對問題,迅速解決困難。在組織里面出了任何事情經理都要有勇氣一肩挑起,替員工承擔責任,在領導面前盡量不要提起員工的名字,要主動承擔過錯,迅速解決困難。一位領導負不負責任,不是開會時去檢討這是誰的錯,而是在領導面前,先承擔自己的責任,再去和員工研究這是誰的錯,這樣才能直接面對問題,迅速解決困難。 2.培養自信 培養自信,就是自己要給下屬一個改錯的機會。很多大企業都有個非常好的哲學觀念,就是容忍下屬犯錯:“容忍下屬犯錯,是公司應該支付的成本”。一個下屬不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讓他有犯錯的機會,他是不會吸取教訓的。當然并不慫恿下屬可以無限制地犯錯,要給他改錯的機會,交給他改錯的方法。一個小孩兒吃飯時,碗掉到地上,如果父母一個耳光打上去,他終身拿碗時可能手都會發抖。如果先告訴他,碗如何不會打破,再給他一個新碗,只有這樣才不會打擊他的冒險精神。經理對員工的態度也應該如此,應鼓勵員工敢于冒險創新,培養員工的信心。 說起冒險家、航海家,都會想到中國的航海家鄭和。其實鄭和是明朝的一個官吏,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冒險家和航海家。真正的冒險家和航海家要替國家爭奪資源,而鄭和7次下南洋是奉了明成祖朱棣的圣旨去尋找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7次下海也沒有替中國尋找來多少資源。但是西方的航海家就不一樣了,哥倫布、麥哲倫、迪亞寺、達加馬、庫克,這些人不是橫渡太平洋、大西洋,就是不斷地在世界各地展開他們的冒險活動, 哥倫布發現好望角,麥哲倫拿下巴拿馬,庫克還開發了現在的澳洲,他們替國家爭取了資源。這不是說西方人如何偉大,而是說他們在年輕時,就應該有這樣的冒險精神,而不是在呵護當中長大。 【案例1】 一次在英國倫敦吃飯時,看到一個小孩兒從樓梯上走下來,還剩下3階,因腳步沒走穩而一個踉蹌滾了下來,他的媽媽正好坐在附近,回頭看一下小孩子,什么也沒說。小孩看看他媽媽,然后像孫悟空一樣的跳起來,拍一拍衣服,就繼續的走。要是中國的媽媽,很可能是一聲大叫就奔過去了。 【案例2】 有一次早上游泳,游累了就在岸邊休息一下,看到一個美國小女孩兒,大概3歲左右,在跳板上,考慮要不要往水里跳下去。跳板其實不高,離水面大概只有1.5米,但是對一個3歲的小女孩兒來講,那可真是一個挑戰, 猶豫了半天不知道要不要跳下去,她的爸爸和媽媽正好坐在旁邊和客人談話,她的媽媽無意中回頭看到她,她望了望她的媽媽,她媽媽只做了一個手勢,就是跳跳看,小女孩兒笑了一下,撲通,跳下去,她的媽媽一看她跳下去,就起來看了一下,她就游上岸了。一個3歲的小女孩,她會游什么,自由式、蛙式、仰式、蝶式,什么都不會,就上岸了。此時,一個中國小男孩看到了,大概7歲,也想仿效一下,就往跳臺上走過去。他腳往跳臺上面一站,正要準備跳,他媽媽在20米以外,猛地沖過去,大叫一聲把小孩給拉下來了。 【結束語】 作為一個領導,應該如何讓員工能對你服氣,能接受你的指揮和管理,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權威。那么如何塑造自己的權威?我們要抓住人生的機遇,努力培養個人的5個特質(智力、監督力、自信心、積極主動、果斷),明確經理人擁有的5項權力(合法權、報酬權、強制權、專家權和典范權)以及這些權力的強弱關系,特別重視專家權和典范權這兩個強大的權力。從自己的誠實開始做起,認識自己,仔細了解客戶,積極投入工作。真正“負起責任,培養自信”,提高自己的情緒商數(EQ)。做一個具有權威的經理人。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你可以搜索您需要的產品
二維碼

掃一掃

掃一掃